合作客戶/
 拜耳公司  | 
 同濟大學(xué)  | 
 聯(lián)合大學(xué)  | 
 美國保潔  | 
 美國強生  | 
 瑞士羅氏  | 
相關(guān)新聞Info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> 芬蘭Kibron公司超微量天平作用及應(yīng)用領(lǐng)域
> 環(huán)法表面張力儀的測試原理、應(yīng)用及優(yōu)勢
> 4種油醇烷氧基化物平衡和動態(tài)表面張力、潤濕性、泡沫性、乳化性質(zhì)研究(二)
> 不同含水率的三元體系與原油乳化過程中界面張力變化規(guī)律
> 球擬假絲酵母菌合成槐糖脂類表面活性劑、降解含油廢水的表面張力(三)
> 含氟表面活性劑的合成與應(yīng)用研究
> 改性環(huán)氧樹脂乳液型碳纖維上漿劑制備、表面張力、黏度等性能測試(一)
> 一體化生物復(fù)合乳液研制及在碳酸鹽巖體積加砂壓裂中的應(yīng)用(三)
> 磁場強度和磁化時長對除草劑溶液表面張力、噴霧霧滴粒徑的影響(三)
> 啤酒表面張力與泡沫持久性關(guān)系的研究
 
推薦新聞Info
-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> Layzer模型與Zufiria模型研究界面張力對Rayleigh-Taylor氣泡不穩(wěn)定性的影響
> 深過冷Ni-15%Sn合金熔體表面張力的實驗研究與應(yīng)用前景
> ?表面張力在微孔曝氣法制備微氣泡中的核心作用——基于實驗研究的深度解析
>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、表面張力及對L-薄荷醇的緩釋作用(三)
>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、表面張力及對L-薄荷醇的緩釋作用(二)
> 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、表面張力及對L-薄荷醇的緩釋作用(一)
> 超微量天平比普通電子天平“好”在哪?
> 界面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機制、應(yīng)用潛力(四)
> 界面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機制、應(yīng)用潛力(三)
> 界面張力儀評估氨基化氧化石墨烯-脂肪酸共吸附機制、應(yīng)用潛力(二)
 
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的制備、表面張力及對L-薄荷醇的緩釋作用(二)
來源:高等學(xué)?;瘜W(xué)學(xué)報 瀏覽 63 次 發(fā)布時間:2025-10-31
1.2實驗過程
	
1.2.1 DA-GQD的制備準確稱取檸檬酸(5.0 mmol)于10 mL燒杯中,加入十二胺(0.2 mmol),超聲分散均勻后放入烘箱中,于180℃下反應(yīng)3 h,冷卻至室溫。用0.5 mol/L NaOH調(diào)節(jié)pH至中性,用超純水稀釋成60 mg/mL溶液,經(jīng)0.22μm濾膜過濾后,在截留分子量3000的透析袋中透析24 h,得到量子點儲備液,冷凍干燥后得到十二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(DA-GQD)。不加入十二胺,按同樣的方法制備GQD,作為對照。
	
1.2.2 DA-GQD表面張力的測定
	
采用芬蘭Kibron公司生產(chǎn)的Delta-8全自動高通量表面張力儀,在(25±0.1)℃下測定不同濃度DA-GQD水溶液的表面張力并繪制成曲線,得到DA-GQD的臨界膠束濃度。
	
1.2.3 Pickering乳液法制備
負載型樣品將1.0 g DA-GQD配制成1%(質(zhì)量分數(shù))水溶液,置于離心管中,加入預(yù)先熱熔的L-薄荷醇0.445 g,以10000 r/min轉(zhuǎn)速均質(zhì)2 min后得到Pickering乳液。該乳液冷至室溫后析出沉淀,過濾、室溫干燥后得到負載L-薄荷醇的DA-GQD樣品,標記為DA-GQD(1.0%)(質(zhì)量分數(shù))負載樣品。其它條件不變,僅改變DA-GQD溶液的質(zhì)量分數(shù),按照同樣的方法分別制備出DA-GQD(5.0%)負載樣品和DA-GQD(10.0%)負載樣品。為作對照,在1.0 g DA-GQD固體中加入0.445 g L-薄荷醇,混合后在瑪瑙研缽中研磨10 min,所得的樣品標記為混合型樣品。
	
1.2.4負載型樣品的熱穩(wěn)定性測試
采用示差掃描量熱法(DSC)研究負載型樣品的熱穩(wěn)定性,加熱溫度范圍為-10~100℃,N2氣流,升溫速率為10℃/min。
	
1.2.5負載型樣品的緩釋性能
取相同質(zhì)量的負載型樣品、混合型樣品和空白樣品(L-薄荷醇)分別置于一定溫度的鼓風(fēng)烘箱中恒溫加熱處理(吹掃速度0.22 m/s),每隔一段時間用精密電子天平稱量樣品的質(zhì)量,記錄樣品的質(zhì)量變化,并作質(zhì)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。其中,30℃鼓風(fēng)吹掃條件下的空氣濕度為40%;80℃鼓風(fēng)吹掃條件下的空氣濕度為14%。
	
2結(jié)果與討論
	
2.1 DA-GQD的制備
	
首先采用“自上而下”法,由CX-72炭黑在濃硝酸中回流24 h制備GQD。雖然能夠?qū)崿F(xiàn)一步同時制備單層和多層GQD,但是存在反應(yīng)時間長、強酸會對環(huán)境造成一定污染等弊端。本實驗設(shè)計通過“自下而上”法,以檸檬酸為前驅(qū)體、直鏈烷基胺為功能化試劑,通過一步熱裂解制備雙親性DA-GQD(見圖1)。檸檬酸分子之間脫水縮合形成六邊形sp2碳原子鍵合的石墨烯片,十二胺通過氨基與檸檬酸上的羧基縮合,將烷基鏈引入石墨烯片的邊緣以提高疏水性。
	
2.2 DA-GQD的結(jié)構(gòu)表征
	
通過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(FTIR)、透射電子顯微鏡(TEM)和X射線衍射(XRD)對DA-GQD的結(jié)構(gòu)進行表征。從FTIR譜圖(圖S1,見本文支持信息)可知,DA-GQD可能包含C—H,O—H,O═C(R)—和C—N基團。從TEM和粒徑分布圖(圖2)可以看出,DA-GQD顆粒比較均勻,基本上為橢球形納米顆粒,粒徑主要分布在1~7 nm,平均粒徑約為3.5 nm。XRD譜圖(圖S2,見本文支持信息)中在20°左右有一個較寬的峰,說明合成的DA-GQD具有石墨烯結(jié)構(gòu)。
	
2.3 DA-GQD的表面張力
	
圖3(A)為DA-GQD水溶液的表面張力隨濃度的變化曲線。當溶液中不含DA-GQD時(純水),在25℃下表面張力為72.2 mN/m;在低濃度區(qū)間,溶液表面張力隨著濃度的增加而顯著降低;在高濃度區(qū)間,溶液表面張力曲線在約30.8 mN/m出現(xiàn)一個平臺區(qū)。DA-GQD的臨界膠束濃度約為0.0125 g/mL,表面張力最低降至30.8 mN/m。
	
為了研究烷基鏈中碳原子數(shù)對表面活性的影響,按照1.2.1節(jié)方法,用丁胺和辛胺代替十二胺,分別制備了丁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(BA-GQD)和辛胺功能化石墨烯量子點(OA-GQD),并測定其最低表面張力。由圖3(B)可知,DA-GQD的表面張力比BA-GQD和OA-GQD的表面張力低得多,表現(xiàn)出更好的表面活性。3種石墨烯量子點的主要區(qū)別在于烷基胺的碳鏈長度,結(jié)果表明,烷基碳鏈長度對石墨烯量子點的表面活性有較大影響,烷基鏈越長,表面活性越好。上述規(guī)律與經(jīng)典的表面化學(xué)理論一致。
	
圖4對比了DA-GQD與文獻中常用于穩(wěn)定Pickering乳液的固體顆粒表面活性劑氧化石墨烯(GO)、石墨烯(G)、GQD和氧化亞銅(Cu2O)納米顆粒,以及典型陰離子表面活性劑SDBS的最低表面張力。結(jié)果顯示,GO,G和Cu2O納米顆粒具有較低的水溶性,可以將水的表面張力降低到50~60 mN/m之間,這主要歸因于它們的強疏水性和弱親水性;而且GO和G中的大尺寸石墨烯二維片層容易聚集在流體界面上,增加了界面層的剛性,從而導(dǎo)致其表面活性的進一步降低。而只以檸檬酸作為碳源,通過熱裂解法制備的GQD的表面張力約為71.8 mN/m,接近純水的表面張力。這是因為GQD具有極強的親水性和極弱的疏水性,不合適的兩親結(jié)構(gòu)賦予其低的表面活性。此外,SDBS的表面張力為32.4 mN/m,比DA-GQD水溶液略高一些,證實了DA-GQD的表面活性與SDBS相當。
	





